去年陕西一组瓜农与南瓜的土潮造型照片火遍了网络,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孟村镇的几位大爷大妈成了“网红”,他们表情幽默,手拿拳头大的贝贝南瓜摆出各种动作,极具创意的造型,引得不少网友点赞。2020年4月伊始,碧桂园蓝田扶贫项目团队为打造地域品牌“蓝田贝贝南瓜”,实行了一系列科技农业精细化管理的举措,探索可持续脱贫路径。
能为自己亲手种植的贝贝南瓜代言,这些朴实的农民发自内心的高兴。而这背后,与精准扶贫有关。2018年,在党委政府指导下,碧桂园集团结对帮扶蓝田县、宁陕县、耀州区等全国9省14区县,探索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以及因地制宜开展的4+X扶贫模式。经过对当地土壤、气候等农业要素的全面考察分析,结合发展实际,碧桂园陕西区域精准扶贫项目部决定将贝贝南瓜这种价值高、产量高,种植技术又相对容易的特色蔬菜在蓝田县、耀州区进行帮扶推广。
贝贝南瓜
2019年,为帮助贝贝南瓜进一步打响品牌、拓展销路,碧桂园集团陕西区域特别策划推出“助农筑梦”公益行动。联动新华社,策划上线了讲述贝贝南瓜故事的动画短片、宣传海报、主题歌曲等一系列新颖有趣的线上推广内容,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公益,参与到“助农筑梦”行动中。碧桂园通过自有扶贫品牌“碧乡”、社区新零售、陕西区域内部采购等方式,帮助瓜农拓宽贝贝南瓜的销售渠道。
2019年,累计销售了40万斤的贝贝南瓜,帮助蓝田县、耀州区共6个乡镇300余户贫困户增收。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碧桂园陕西区域紧抓产业扶贫要点和地区发展特色,在打造贝贝南瓜品牌的基础上,结合蓝田县需求,蓄力再起航,通过建立产业基地进一步拓展精准扶贫业务,帮助更多农户脱贫致富。
随着碧桂园蓝田汤峪镇汤苑农业合作基地的落成,新的一年贝贝南瓜培育走向了精细化、标准化的道路。作物的生长成熟有着其科学规律,在人为把控下对其商品率更添一份保障,“蓝田贝贝南瓜”品牌的打造也成了碧桂园陕西区域产业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
良种育苗
农产品的培育生产中,良种的选用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去年的种植经验和蓝田县农业局园艺站技师的培育实践,选用了生长品质较高、口感米糯甘甜有板栗香甜味的“迷你京绿栗”品种,从源头上保证成果商品的优良。相比去年,今年培育采用“温室基质育种”,种子的成活率将大大提高,移植后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同时生长周期更为可控,有助于后期统一上市。据农业局技师介绍,这一批的贝贝南瓜可口甘甜,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物质,有淡淡的“板栗香”和“蟹黄味”。只有成人拳头大小,扁圆形单果每个重约半斤至一斤,墨绿色带浅绿色的条纹,搭配具有光泽的橙色果肉,可爱玲珑。
贝贝南瓜瓜苗生长
现代农业与小农经济很大区别在于精细化管理。碧桂园贝贝南瓜的产业合作基地培养“职业农民”,以企业的规范标准做管理,效率和产出均得到很大提升。为了提高园区工人和贫困户的农业技能,增强贝贝南瓜精细化管理的培育技术,碧桂园蓝田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部一个月内特邀园艺站的资深农技师组织了两期专业培训,通过课件实例和现场实地考察深入讲解。
标准化贴牌管理
农技师现场培训
“蓝田贝贝南瓜”将是一个长久推广的品牌。碧桂园汤苑农业产业合作基地将通过良种选择、育苗培育、商品果标准出厂、标准贴牌出厂等打造地域性品牌。预计今年7月初,粉糯香甜的“蓝田贝贝南瓜”将成熟上市。
编辑:马静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
忒色 高原藏医服务升级 久治县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站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位于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地带,因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看病远、就医难等问题曾经困扰着当地群众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