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古老的《易经》哲学体系与西方抽象艺术范式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草滩集团近期推出的位于高铁新城尚林路的两大田园项目给出惊喜答案——一个用八卦图演绎自然哲学,另一个将蒙德里安画作“种”进农田,用脑洞大开的创意重新定义城市与土地的关系!
东方智慧新生:农田里藏着一幅“会生长的八卦图”
从高空俯瞰,“云起有点田”犹如一幅巨型八卦图在大地上徐徐展开。项目设计团队将《易经》中“阴阳相生”的哲学融入土地肌理,让农耕成为一场“看得见的传统文化实践”。这种设计不仅暗合《易经》中“阴阳相济”的古老哲学,更用现代设计语言让土地成为文化传承的立体教科书。
项目不仅配备了专业农耕工具和灌溉系统,还邀请农业专家结合二十四节气为业主定制种植方案。清明育苗、芒种插秧。孩子们在田间认识种子,老人重温锄禾记忆,年轻人则在劳作中打破社交壁垒——谁说种田只是体力活?分明是“土味社交新场景”!
艺术狂想曲:农田变身“行走的蒙德里安画布”
如果说“云起有点田”是向传统文化致敬,那么“云起几何田”则是一场脑洞大开的艺术实验。草滩集团将蒙德里安经典画作搬进农田,从空中俯瞰宛如蒙德里安名作《红黄蓝的构成》的动态版本。设计师将画作中的直线转化为田埂,让抽象艺术在土地上“活”了过来。用几何色块分割土地,并规划按季节轮种黄油菜、蓝莓等色彩鲜明的作物。阳光下一眼望去,农田秒变“立体画布”,抽象艺术与大地景观完美融合。
“蒙德里安用线条表达秩序,我们用农作物创造流动的色块。”设计师介绍,这一创意既突破传统农田的单调,也让体验者在耕作中感受美学熏陶。网友直呼:“这是把美术馆搬到了菜地里!”
创意破圈:给土地装上“文化引擎”
尽管两个项目主题迥异,但草滩集团在前期规划中展现出的巧思:通过深度挖掘文化符号,将农田转化为承载美学与哲学的复合空间。无论是八卦田里文化复刻,还是几何田中隐藏的蒙德里安手稿解码游戏,都让土地超越生产功能,成为激活城市人文化感知的“灵感发生器”。
从八卦田的哲学之美,到几何田的艺术狂想,草滩集团用创意重新定义了城市与土地的关系。项目不仅保留草滩集团作为国企深耕农业73年的初心,更以跨界思维回应现代人对自然与美学的双重渴望。
当八卦田的幼苗与几何田的色块共同生长,草滩集团正用天马行空的创意与实践证明:土地不仅是生长粮食的载体,更是培育文化想象力的温床。在这里,每一锄落下的不只是种子,更是连接古今中外的灵感基因——或许某天,这片泥土中便会结出令人惊艳的文化果实。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