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各区县为鼓励企业有序复工纷纷出台激励措施

时间:2020-02-21 12:02:12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各区县为鼓励企业有序复工纷纷出台激励措施

目前不少企业陆续复工,西安各区县均出台了激励政策,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分批有序复工复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区县的战疫复工利好政策。


防输入防扩散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

早发现早隔离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

目前不少企业陆续复工,西安各区县均出台了激励政策,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分批有序复工复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区县的战疫复工利好政策。

莲湖:设1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扶持重点企业建设

近日,西安市莲湖区印发了《莲湖区有效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25条措施》。

莲湖区设立1000万元“抗疫情促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扶持辖区重点企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市场主体抗击疫情、稳定发展的信心;有序推进项目复工开工,优先保障市级重点续建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项目复工开工,疫情缓解后,分类施策推动其余项目复工、开工建设,确保上半年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建立企业复工审批制度,分批次组织行业企业有序复工,全力做好应急保障企业紧急复工;减免企业房租,对租用区政府以及区属国有企业持有物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暂定从2月份开始免收3个月房租;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文化旅游重点企业给予扶持,盘活周边景区、街区资源,推动全区旅游热度稳步回升;加快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积极克服疫情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顺利完成年度任务。华商报记者任婷

未央:11家企业已复工8832人通过核酸检测

近日,西安市未央区专门成立了复(开)工审批协调专项组,统筹协调做好辖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民生服务保障类企业的复(开)工审核监管工作。

对提出复(开)工申请的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在严格把关的同时,加快符合复(开)工条件企业的审批,并与所属街办、社区共同做好企业疫情防控的指导、监管和服务。专项组成立以来,累计接受复(开)工企业电话咨询363家(次),受理申请复工企业10家,解决申请协调涉及复工相关问题23个。

未央区要求企业在复工后,要强化出入管理、全面消杀、人员管控、职工防护、应急值班和对职工的关心关爱,主动配合属地街办、社区做好联防联控工作。未央区积极倡导各工业企业采用网络办公、错时上班等灵活弹性的方式复工复产,要求各营业的商贸企业必须确保供应稳定,严禁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截至目前,未央区已复工企业11家,在岗人员累计4874人,通过核酸检测人员累计8832人,已复工各单位人员体温正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华商报记者任婷通讯员时利刚

阎良:14家企业复产多家企业做核酸检测

2月19日,华商报记者从阎良区委宣传部和阎良经济开发区获悉:阎良经济开发区共有规上企业32家,截至2月19日下午14家企业复工生产。

阎良经济开发区对于企业复工提出“六个必须”:必须落实企业防控责任,必须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必须进行严格的人员管控,必须制定落实应急措施,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必须要得到审批同意。

同时,开发区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七个一”举措,助力企业平稳有序复工复产:制定一套疫情防控摸排表;开展一次复工前防疫知识培训;制定一个企业复工工作标准;绘制一张复工审核规程图;签订一份企业复工责任书;组建一个复工企业服务专班;组建一支助企联络员队伍。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开发区积极建议企业为返岗员工做核酸检测,并主动帮忙联系检测机构,目前已有4家企业在做。

目前西飞公司、嘉业航空、飞豹科技、鹏玉机械、驰达飞机零部件等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阎良经济开发区共有规上企业32家,共有19家企业提交了复工审核资料,其中14家已复工生产,千余名员工到岗投入工作。华商报记者马虎振

灞桥:无居住条件企业建议专车接送员工上下班

近日,灞桥区出台《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指导建议书》,对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提出8条建议,督促企业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企业复工前应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排查管控、厂区消杀、物资保障、封闭管理、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制定职工返工工作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市外滞留职工的返工计划,分批分次安排职工返回、进行核酸检测和上岗,并明确具体防控措施等;排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精准排查和掌握每名职工外出情况和健康状况,对所有员工尤其有疫区暴露史的员工要认真审核,凡涉及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一律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按要求落实隔离措施,隔离期间应有专人管理、服务,每日两次测体温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加强复工员工管理,吃住在厂区的员工,一般不宜外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群体性聚集及员工之间互动来往,分散用餐。无居住条件企业建议上下班由公司专车接送,并对接送车每日消毒;严格体温检测制度,每天对在岗职工进行体温检测;开展厂区内环境卫生大扫除,对所有区域每天进行消杀不少于3次;厂区应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应急隔离专用房间(不少于3间),储备好各种防护和消杀防控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隔离准备。华商报记者李婧通讯员贺妍

浐灞:展会活动因疫情取消最高补贴10万元

近日,西安浐灞生态区制定了《关于应对疫情扶企业、稳增长的15条措施》。

措施中提到,对承租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未享受生态区其他扶持政策给予房租减免的企业,2至4月份租金全免。对承租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房屋的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企业,由生态区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支持企业有序组织员工复工复产、恢复经营,实施灵活用工政策,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中小企业,可返还该企业及其职工2019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2020年一季度应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征收期可延长至6月底。

减免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安全复工复产企业的防疫体系建设投入给予30%、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

扶持会展、文化旅游、商贸业发展,奖励新设金融机构,其中规定,对新入驻浐灞生态区丝路会展产业孵化园的会展业企业,实行免租金入驻。因疫情延期的各类展会,疫情结束后选址在浐灞生态区举行的,优先给予排期、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对因疫情取消的已纳入计划、签订场馆协议的展会活动,按照已发生活动宣传费用的50%进行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区内各旅游景点,由文化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按门票价格的30%给予补贴。华商报记者李婧

经开区:必须逐人排查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近日,西安经开区管委会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专门发出通知,要求企业在提出复工申请前要做到“六个必须”,企业在复工后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六个强化”。

“六个必须”:必须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必须逐人排查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必须制定职工返岗工作方案,必须对厂区开展全面消杀,必须做好防控物资(隔离房间)准备,必须强化防疫防控宣传。

复工流程:企业要向经开区疫情指挥部提出复工申请,并向企业排查防控和市场监管组报送相关资料;区指挥部企业排查防控和市场监管组各小组对企业资料进行初审,对企业防疫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并将核查情况形成专报,报企业复工小组审核后提出初步意见,上报区指挥部审批。区指挥部审批同意后,出具同意复工函,企业方可复工生产,未经审批一律不得擅自复工。

“六个强化”:强化出入管理,强化职工防护,强化就餐管理,强化人员管控,强化封闭管理,强化应急防控。

通知同时规定,企业自复工之日起至全市一级响应解除前,每日须通过“西安经开区疫情防控数据平台”向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疫情防控情况。华商报记者马虎振

西咸新区:建设防疫体系给予负担重的企业30%补贴

近日,西咸新区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有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等助力企业复工的相关措施。

西咸新区建立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项目手续审批绿色通道,确保新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及时开工。对扩大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产能的企业,经相关职能部门同意后,可先承诺进行扩产然后补办相关审批手续。

开展“一对一”企业用工对接活动、加大网上招聘力度,增加新区内受疫情影响人员就业机会。对小微企业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因疫情无法返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对春节期间(截至2020年2月9日)的医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按实际增加稳定就业的员工数量,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

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实行精准复工、台账管理。对复工后所需防疫物资量大、负担重的企业,经审定后可对防疫体系建设投入给予30%、最高10万元补贴。华商报记者付启梦

编辑:胥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