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明确提出,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要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城市与建筑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内质精神的有机统一,建筑限高有利于打造更多符合城市风貌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的建筑,从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住建部科技委质量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
图片来源:新华网
“限高”是如何逐渐加码的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在我国,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m的,为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为超高层建筑。
早在2016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2019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强调,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建设,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消防、节能等管理。2020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更提出,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近年来,对于新建高层建筑,政策日趋严厉,从定性要求“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建设”,到提出具体限高量化指标;从“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到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都显示出这一趋势。
新建摩天大楼为何被限
郑实表示,随着建造技术的进步,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从节约城市土地、集聚社会资源、提高运行效率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发展中有其合理性。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发布的《2020高层建筑年度回顾》显示,中国150米以上的建筑达到2395座,200米以上建筑达823座,300米以上达95座,三项指标均保持全球第一。
为何很多地方热衷建造超高层建筑?郑实认为,资源聚集会使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近些年来,建造技术的进步也使建造超高层建筑更容易实现;同时,土地价格的上涨也使超高层建筑带来的造价成本提高不再是主导因素;加之很多地方以建筑高度作为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所以,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竞相突破着城市天际线的记录。
郑实表示,摩天大楼看起来“挺拔壮观”,但超高层建筑背后的“代价”却不容忽视:超高层建筑可能会损害城市传统风貌,放眼望去整个城市成了“混凝土森林”;平面使用率降低、加大耗能、导致交通拥堵,产生光污染和热岛效应,不利风环境乃至使地面沉降;超高层建筑材料与设施要求高,抗震技术复杂,从而提高工程造价和运维成本;一旦发生火灾或者事故,超高层部分无法从外部扑救,救援就会非常困难。
“限高”的一个重要考虑是消防安全。郑实以消防救援为例说,世界上消防车最高作业高度是101米,但作业场地面积和承载要求都很高。而在灭火救援中,消防车实际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扑救高度一般是50米以下,超高层建筑主要靠完善建筑自身的消防设施进行自救、保障安全,对于建筑高度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而言,逃生疏散时间太长,消防设施技术复杂,管理运维要求极高,安全风险变大,所以需要进行特殊论证。
县城住宅为何也限高
最近,对县城新建住宅进行限高也成了热议的话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规定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
“相比于城市,县城的土地资源没有那么紧张,要倡导绿色低碳建设、保护环境生态、维护传统风貌。”郑实说。
郑实表示,6层住宅相比单层建筑,土地使用集约高效;相比高层建筑,工程造价低,技术容易保证,同时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要求也相匹配。如果是18层住宅,基本就是县城消防救援能力的高度极限,所以要求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
近年来,有些县城盲目建设高层住宅,这超出了当地经济合理承受能力和运维管理水平,严重影响了其原有的风貌特色,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高楼林立并不意味着舒适宜居。郑实说,通过对县城新建住宅进行限高,有利于保护当地的传统历史风貌,加强建筑与原有风貌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将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结合在一起。
“表面看,县城和大城市限高尺度很不一样,但建筑限高原因其实是相通的。”郑实说,如传统风貌影响、交通拥堵、土地溢价带来的对建造成本的忽略、消防救援能力都会遇到瓶颈等问题。
编辑:马静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