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刚性需求旺盛、群众改善居住环境要求迫切——
如何让城乡居民“住有所居”“住得安心”?
本报记者 时斓娜
《工人日报》(2022年02月25日 04版)
“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100万,2000年以前建成的大量老旧小区面积小、配套差。”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当前我国住房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比较迫切。
住房问题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城乡绿色低碳建设,让城乡居民“住有所居”“住得安心”。
让青年人“住有所居”
为了让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住有所居”,2021年,人口流入较多的40个重点城市筹集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预计可解决近3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
其中,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达到了70%,且不变更土地的使用性质,也不要求补缴土地价款,为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价格创造了条件。
除租金外,对于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房屋改建和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可一律按照居民价格执行,以进一步降低居住成本。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还将新筹集2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都提高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占比,普遍占新增住房供应量的40%~45%以上。
让新老住户“住得舒心”
据统计,2019年~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了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
在各地改造过程中,共提升和规整各类管线15万公里,加装电梯5.1万部,增设养老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3万多个。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悬空老人”乘坐电梯下楼晒太阳已经不再是奢望,残疾人出门和回家的路也不再坎坷。
不仅是城市,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进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全年开工改造49.2万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说,云南、青海等地连续发生了6级以上的地震,经过改造的农房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没有发生整体性倒塌,也没有发生一起因房屋倒塌致人伤亡的事件,被群众称为“保命房”。
让城乡居民“住得环保”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提高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推进绿色建造、政府采购绿色建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等试点工作。
截至2021年底,全国411个城市共实施包括内涝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和新城建等在内的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达5.3万亿元。数据显示,202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覆盖率达到74%;90%以上的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
据悉,住建部将抓紧出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城乡绿色低碳建设。一方面,要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另一方面,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等工作,全面促进乡村节能降碳。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编辑:马静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